燕之屋科研团队破译燕窝“蛋白密码”
2025-07-31
自古以来,燕窝被誉为东方的珍品,其滋养价值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燕窝里究竟蕴含了什么?”“它的价值究竟源自何处?”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仅停留在传统经验的层面,缺乏精确的科学解答。燕之屋携手院士团队,运用世界前沿的质谱分析技术,系统性地、充分地破译了燕窝内部的“蛋白密码”,为这一长期悬而未决的难题提供了明确的答案。
科学实证:让燕窝的核心蛋白有名有姓
长期以来,关于燕窝价值的科学探讨与消费认知,在很大程度上都聚焦于唾液酸这一明星成分。这种现象的产生,并非燕窝蛋白不重要,而恰恰是源于对其功能多样性与复杂性的认知不足,使得我们长期以来难以窥其全貌,从而导致了对燕窝功能性蛋白的系统性忽略。
过去,科学界对燕窝蛋白质的探索并非一片空白,但以往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仅来源于单一产地,导致行业对占燕窝干重超过60%的蛋白质的认知是模糊且零散的。本项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于从蛋白质组学的视角,对燕窝进行了深度扫描与解析。燕之屋通过对涵盖多个核心产区的优质燕窝样品进行系统性分析,成功鉴定出不同产区共性的271种蛋白质,构建了迄今为止较为完整的燕窝蛋白图谱①。这些蛋白质包括CHIA chitinase、MUC5AC、chitinase、Lysyl oxidase homolog、ACTG protein、K2C7 protein、RGMC protein、SAP protein等。
这些蛋白已经被报道具有不同种的活性,例如,燕窝中含量较高的分子量约为30-40 kDa的CHIA chitinase,可以降解含有几丁质的病原体,并增强对病原体入侵的先天和适应性免疫①②。
因此,该项目将燕窝的营养价值从笼统的概念转变为由具体功能蛋白构成的、可被清晰感知的科学事实,从而不仅明确了燕窝的益处,更确凿地揭示了其益处的科学依据。

图:CHIA chitinase 3D结构,源自RCSB PDB
蛋白指纹:为优质燕窝筛选建立科学新方法
优质燕窝源于优质产地,这是行业共识,但如何科学、客观地鉴别与评价,一直是行业面临的挑战。本次研究中,燕之屋创新性地发现,不同产地、不同品质的燕窝,其蛋白质的表达谱系(种类和相对丰度)存在着稳定而独特的差异,如同人类的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①。
基于这一重大发现,燕之屋成功开发出一套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燕窝蛋白指纹图谱”鉴定方法。该技术体系能够精准区分来自不同产区的燕窝,并且明确优质燕窝的蛋白质图谱。这一成果的落地,意味着燕之屋在原料筛选、品质控制与产地溯源体系方面得以进一步完善。这不仅可以确保所用的每一克燕窝均源自核心优质产区,更能通过科学数据来保证产品具备稳定且卓越的营养价值。此举不仅是燕之屋对自身品质的进一步追求,更是致力于推动整个燕窝行业走向透明化、标准化、科学化,为消费者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任壁垒的责任与担当。

图:第二届燕窝营养与健康学术研讨会,
印尼国家研究与创新署兽医科学中心主任Harimurti博士发表
印度尼西亚金丝燕和燕窝分布专题报告
7倍价值:精准定义小分子燕窝蛋白阵容
此外,燕之屋前期通过独立的科研攻关,已证实燕之屋的科学炖煮工艺,能够释放出比传统炖煮方式多7倍的小分子燕窝蛋白③。本次合作研究,借助蛋白质组学和质谱分析技术,成功鉴定出了这些珍贵的小分子蛋白。
例如,对细胞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ACTG protein,它作为“细胞活力引擎”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骨架蛋白质,参与许多细胞过程,例如运输、内吞和胞吐、细胞分裂、迁移和形态发生,以及参与各种类型的细胞运动和细胞骨架的维持①④。

图:ACTG protein 3D结构,源自RCSB PDB
这项发现的重大意义在于,将燕之屋7倍小分子蛋白的优势,跃升至营养更精准、价值更明确的全新高度。这表明,消费者使用燕之屋的产品所获得的,已不再局限于易于吸收的蛋白质,而是享有一套经过科学严谨验证的精准营养解决方案。
本次研究,是一次从经验到实证,从宏观到微观,从认知到定义的系统性科学跨越。该项目系统阐明了燕窝的核心营养物质基础,深刻揭示了燕之屋核心工艺的科学内涵,并为行业未来的品质鉴定建立了全新的标准方法。燕之屋将以此次科研成果为基石,持续将这些深奥的科学语言,转化为消费者能理解、能信任、并从中受益的品牌承诺与产品体验。
①研究报告 《燕窝中蛋白质、N糖肽及内源性肽段成分的质谱鉴定和解析方法研究报告》
②Physiological and pathophysiological roles of acidic mammalian chitinase (CHIA) in multiple organs[J].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2021, 138: 111465.
③不同炖煮温度对燕窝营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现代食品,2024,30(13):210-217.
④同物种肌动蛋白聚合功能及其差异分析[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4,40(09):1240-1249.DOI:10.13865/j.cnki.cjbmb.2024.06.1029.